7月1日,在日本召開的G20峰會才剛剛落幕,隨即日本便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,將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,并且把韓國排除在了貿易“白色清單”之外。韓國當然也不甘示弱,據外媒報道,7月4日,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警告稱,如果日本長期限制對韓國企業出口半導體原材料,韓國也將直接出臺反制措施。有專家稱,“日本與韓國之間的貿易沖突,是繼特朗普之后,另一個世界貿易秩序坍塌的標志,與此同時,中國有可能成為領先受益者。”未來隨著半導體產業鏈的不斷割裂,我們或許將會迎來全球科技產業的“戰國時代”。無論領先勝負如何,我們至關心的莫過于與半導體息息相關的LED行業未來將會走向何方。
日韓半導體之爭,中國需敲響警鐘
眾所周知,韓國在半導體成品方面是相當有話語權的,尤其在屏幕、OLED、內存方面,可以說是世界領先的。而日本曾經在半導體領域也是世界,但在美國的打壓下,半導體成品慢慢沒落了,但在半導體材料方面依然有著非常大的份額和優勢,像美國、韓國、中國的很多半導體企業均要從日本來進口材料。隨著日本政府部分材料限制出口一聲令下,韓國泛半導體帝國便陷入空前危機,這不由給中國尚在襁褓中的科技產業敲響警鐘。
自2003年開始,中國憑借持續不斷的面板生產線的建設投產,2019年產能規模已達到全球領先,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顯示制造基地。在2010年以前,中國面板的自給率不足兩成,而到2022年產能全部釋放完后,可以實現八成以上的國產化目標。“少屏”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性解決,并為中國帶來超過13,000億的行業產值貢獻。中國在半導體顯示領域充分消化吸收相關技術,并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整個產業鏈條相比韓國來說脆弱得多。中國政府累計超萬億的資金支持,打造了這顆工業體系頂端的明珠,卻在此過程中被日、韓、臺材料和設備企業賺的盆滿缽滿。若中美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、日韓事件持續惡化,對中國的半導體顯示產業也將造成毀滅性打擊。
爭端之下我國LED產業或將迎來新機遇
調查顯示,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到3120.6億美元,同比增長20.0%,遠超原油的進口金額。客觀來講,目前,我國半導體和顯示設備主要依靠進口,日韓半導體產業之爭對我國半導體設備企業的實質性影響甚微,但我們應該深刻意識到,我國半導體設備與應用材料等海外企業差距仍非常大,即自主化的設備制造,關鍵零部件與流程設計仍掌握在美日韓歐的企業手中。在這種背景下,芯片自主可控對于我國LED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。
如今放眼全球的科技產業,歐美日韓紛紛舉起了貿易保護的大旗,只有中國還在堅持維護全球自由貿易的經濟秩序。但是要想做好自由貿易的守門員,可沒有那么容易,這不僅要求我們必須有一顆包容開放的雄心,更要求我們擁有科技自立的實力和底氣,掌握核心半導體芯片技術。所以不管是面對中美貿易戰的挫折,還是日韓半導體之爭的沖擊,都不應該動搖我們堅持科技自立的信心。
無論外部局勢如何千變萬化,我們都需要意識到,如今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近二十年來迅速崛起,但同時“先天不足,后天薄弱”的現狀也無法讓人忽視,這些暴露出的短板,既是一個機遇又充滿了危機,中國在日韓半導體之爭上或許能坐收漁翁之利,但國際政治變遷趨于劇烈,不確定因素太多,無論如何,國內廠商也難作壁上觀。中國只有真正不斷縮小與美日韓的技術差距,才能占據先領地位。
務實? 誠信? 守信? 創新?誠信方能行天下----我們一直在努力? 備案號:粵ICP備19127857號?電腦版 | 手機版 ?